闲言碎语 2025


7 月

学期开始时,佛罗里达大学摄影课的教授,将学生分成两组。

一组是数量组,按照作业的数量评分;另一组是质量组,按照作业的质量评分。

数量组拍出 100 张合格照片为 A,90 张为 B,80 张为 C。

质量组只需要提交一张完美的照片,评分就基于这张照片。

如果你是摄影课的学生,你会选择哪一组?

学期结束时,教授发现,所有最佳照片都来自数量组。

数量组必须多拍,所以学生慢慢习惯了接受摄影的不完美,从一次次的实践之中,开始精通摄影,最终从许多次不完美的拍摄之中,诞生出一张完美的照片。

想想看,100 次拍摄意味着什么:100 次与光的对话、100 次构图实验、100 次的反思机会去检讨意图与结果之间的差距,然后进行调整。

相反的,质量组不得不苦苦学习理论,搞清楚如何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,先掌握理想的构图,再探索最佳的技巧。他们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摄影知识,却没有培养出那种只有反复按下快门才能获得的直觉。

这就好比,质量组是地图专家,而数量组是探险家。学期结束时,质量组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某一张照片很棒,而数量组拍出了这样的照片。

-- 数量胜于质量


6 月

我不是我,我是我的一个观察者,那么很多本不愿或抗拒去做的事情,也就可以很顺其自然地去做了,因为行动者非我。

判断要不要做一件事情,不是看这件事情难不难,也不是看想不想做,而是想清楚要达成怎样的目标。如果这件事情正在服务长期或短期的目标,那就去干,因为只有干好了,才能放大最终的价值和结果。

-- 李靖


5 月

约翰·巴洛(John Perry Barlow,1947-2018)是一个美国的著名作家。
60 岁生日的那一天,他告诉朋友,他的一生有 25 点信条,是一直遵守的。

其中有几条,表达了一个核心观念,就是时刻对自己、对他人保持怀疑,不要坚信不移。

(1)拓展你对可能性的感知。所有事情都是可能的。

(2)容忍模棱两可。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,说不清是好是坏,是对是错,要容忍这样的事情。

(3)经常自嘲。永远不要忘记,无论你多么确定,你都有可能犯错。

(4)要关心什么是对的,不要关心谁对谁错。

(5)一旦发现自己错了,不要放过,也不要不承认。

(6)懂得谦逊和原谅他人。

-- 约翰·巴洛的人生格言


4 月

我又回来了。空置了这么久,个人感情状态会影响挺多的。原本的轨迹,一点一点偏置了。不知是有意为之,还是随机扰动所导致的。

-- 我


文章作者: Citrus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Citrus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