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国读书给我最大的改变,就是对「语言」有了更多地理解。
当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时,我们的性格往往会发生变化。例如,在使用中文时,我会显得更加内敛沉静;而在使用英文时,我变得更加外向活泼。这表明不同语言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化属性,而我们在使用这些语言时,也会呈现出相应文化属性所期待的特质。在不断地切换和适应不同语言的过程中,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得到了磨砺与成长。
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,理解不同的人、经历和历史。接受教育,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。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,同理心的深化,视野的开阔。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。如果人们受过教育,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,而不是更确定。他们应该多听,少说,对差异满怀激情,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。
语言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工具,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另一种生活和思考的逻辑。它帮助我们超越自身所固有的社会文化属性,培养一种跨文化的「同理心」,获得当地人的生活逻辑。让我们尝试以局内人的视角解释世界,分析不同文化的内在逻辑,从自己的逻辑世界中抽离出来,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能力。
通过学习其他语言,我们能够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,反思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。从而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、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。
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,我还发现自己的中文表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,变得能够更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。表达和思考能力,在不同语言中是相通的。